11月22日教育部公布了2024年考研報考人數為438萬,這個數字不僅對比2023年的474萬降低了36萬,并且對比2022年的457萬也低了19萬。考研人數實現了9年來的首次下降!

為什么24年考研報名人數下降?
分析原因,大致有以下幾點:
現在大學本科應屆生,已經全是00后了,與90后乃至80后不同,00后的成長環(huán)境更優(yōu)越,接觸信息渠道更廣泛,他們更加自信和開放,以自我為中心,不拘束于傳統(tǒng)觀念。他們不認為父母的觀念就一定是對的,不認為父母的生活方式是唯一的。
養(yǎng)孩子很累?那我就不生了!
結婚很麻煩?那我婚也不結了!
而考研也是需要付出太多精力的事情,一般至少需要準備一年,前幾年考研人數年年大漲,與之對應的是有些專業(yè)保研比例增加,使得考研上岸名額減少。大家拼命內卷,導致成功率大大降低。很多同學已經不再抱希望,不想把美好人生浪費在考研上。再加上今年的本科應屆生,疫情伴隨了其整個大學生活,與卷學歷相比,更好的享受生活,可能是他們覺得更重要的。
考研很難考,那我干脆不考了!
※ 2.經濟壓力大,在職考研人也被壓垮了。
每年考研大軍里面也有不少的在職人報考非全日制研究生,近幾年經濟形勢下行,各大企業(yè)紛紛裁員降薪。好不容易熬過了疫情三年,本以為今年形勢會有所好轉,沒想到實際上今年更難。
而非全日制的學費又往往比較高,并且處于持續(xù)上漲的狀態(tài),名校MBA學費貴的高達幾十萬。一邊是嚴峻的職場和生存問題,一邊是高昂的學費。這也讓不少在職黨有心無力,只能選擇暫時放棄考研。
往年考公和考研人數都一直處于雙雙上漲狀態(tài),很多人也在糾結到底是先考公后考研,還是先考研后考公,更有勇士考公和考研同時進行。但是現在的生活就已經很苦了,很多人意識到,考公和考研的苦,吃一個就夠了。
與考研報名人數下降不同的是,2024年公務員國考人數繼續(xù)維持較大的増勢。
從2022年開始,公務員國考報名人數一直處于每年40-50多萬的增長幅度,2024年度國考公務員人數對比2023年增長了43.53萬人。
昨天考研報名人數公布之后,關于為什么考研人數會下降這個問題,這位同學的想法獲得眾多網友點贊:
所以大家考公的考公,找工作的找工作,此外,現在選擇出國留學的人數也是非常多,也影響了考研人數增長。
總體來說,近幾年就業(yè)形勢非常嚴峻,雖然高學歷能使得自己更有競爭力,但是考慮要付出時間、精力、金錢成本,并且經常有新聞說研究生畢業(yè)后工作可能更難找,甚至工資還沒有本科高,顯得考研不是那么有性價比,大家漸漸考慮其他選項了。

今年考研會不會更容易上岸?
在考研總招生計劃沒有下降的情況下,面對總體下降的報考人數,國家不得不考慮降低試卷難度,使得更多比例的同學能夠上線。這對很多基礎差的同學來說,今年確實是一個上岸的好機會。
國家線的高低受考生人數、試卷難度、考生得分情況等等多方面影響,所以報考人數下降,不代表國家線就會下降,并且還需要知道的是:報名人數≠實際考試人數。
每年都有一部分考生網報審核通過了,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最終沒有到考場參加考試,這個比例以前占報名人數的10%-20%左右,不過去年比較特殊,因為臨考前大面積出現疫情等原因,多個報考點實際參加考試的比例只有70%左右,棄考率相對往年更高。
今年的報名人數雖然有所降低,但實際參加考試的人數比例應該會高于去年,實際參加考試的人數也可能并不會比去年低。
考研不是和全國所有學生競爭,你的競爭對手只有和你考同一個學校同一個專業(yè)的那群人。熱門學校熱門專業(yè)可能幾千人報考,但是冷門學校冷門專業(yè)每年都招不滿,與其關注全國考研人數,不如關注你所報考院校專業(yè)的報考人數。
今年已經報名的同學還是要繼續(xù)努力復習,沒報上名的同學也不必太過后悔,畢竟以上因素不會單單影響今年一年,明年考研上岸的時機也也會比較好,有考研需求的同學還是要抓緊機會盡早入場。